【解決方案】複合材料特性之反算法估測:結合 Quanscient Allsolve 的應用
- Enlight Technology

- Sep 15
- 5 min read
作者:Burcu Coskunsu

重點摘要
反問題(Inverse problems)可透過最小化模擬與實驗數據之間的差異,來估測材料特性
透過 API 驅動的工作流程,Quanscient Allsolve 能自動化整個過程,減少人工操作並加快最佳化速度
Quanscient Allsolve 在雲端執行模擬並支援平行運算,大幅縮短處理時間
所得之最佳化材料特性與實驗數據高度吻合,提升了本案例中模擬結果的可靠性
印刷電路板(PCB)是此方法可能具效益的應用範例之一,但該方法本身相當通用,亦可應用於其他複雜材料系統
簡介
在印刷電路板(PCB)上封裝積體電路的過程中,機械性質的特徵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環,因為不同材料可能對操作產生顯著影響。工程師傳統上仰賴實驗測試,但這類測試往往耗時且資源密集,且可能需要多次重複進行,包含製作實體原型與精密的量測設備設定。計算方法則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,能減少對實體測試的依賴,同時仍可獲得可靠結果。然而,在如 PCB 等複雜材料系統中,若要使模擬具備可信度,準確掌握材料特性是關鍵所在。
有限元素分析(FEA)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數值工具,但要獲得精準的材料特性,常需反覆修正。反問題(Inverse problems)是一種有效的方式,可透過比對模擬結果與實驗數據來估算未知的材料特性。與其直接量測這些特性,此方法透過調整模擬中的材料參數,直到模型反應與實驗觀察結果一致為止。
本研究探討如何結合 Quanscient Allsolve 與基於 API 的最佳化方法,透過解決反問題來簡化材料特性提取的流程。此方法不僅提升了效率,也能更準確地定義材料特性。
Quanscient Allsolve 在材料特性最佳化上的影響
Quanscient Allsolve 帶來多項優勢,使材料特性最佳化過程更為高效:
材料特性自動化最佳化:透過 API 驅動的工作流程實現自動化,減少人工干預,提高流程的一致性與可重複性。
雲端可擴充性:模擬在雲端基礎架構上平行執行,顯著縮短運算時間。
整合外部最佳化函式庫:可搭配標準 Python 函式庫 SciPy 解決反問題,提供靈活的演算法選擇空間。
高效處理複雜材料模型:系統支援各向異性材料性質,有助於精確建構複合材料與多層材料的模型。
這些功能讓工程師能在不依賴傳統實驗限制的情況下,有效調整材料參數,使其成為面對真實應用情境時一個穩健且具效率的解決方案。
案例範例
封裝 PCB 的等效材料特性
此方法的一項實際應用案例,是使用一塊符合 JEDEC 標準的跌落測試板,尺寸為 132×77×1 mm³。該電路板上配置有 3×5 排列、尺寸為 13×13 mm 的完整封裝元件陣列。研究目標是透過反問題方法結合模態分析,來求得此系統的等效材料特性。

模擬目標
本研究旨在:
· 估算 PCB 及其上所安裝封裝元件的未知材料特性。
· 將模擬與實驗所得的特徵頻率差異最小化。
· 透過以梯度為基礎的方法進行數值迭代分析,最佳化材料參數。
模型說明
模擬設定包含以下內容:
有限元素分析(FEA)設定:PCB 被建模為具備三個獨立彈性常數的各向異性材料,而封裝元件則視為各向同性材料。
基於 API 的工作流程:
1.定義初始材料特性。
2.在 Quanscient Allsolve 中執行特徵模態分析。
3.將模擬得到的特徵頻率與實驗數據進行比對。
4.計算差異(殘差),並透過最佳化演算法更新材料特性。
5.重複此流程,直到殘差最小化為止。
此結構化流程使材料特性的優化更加高效,並確保最終模擬結果能精確對應實際量測數據。

主要結果
本次最佳化過程共進行了 85 次迭代才達到收斂,最終達成 5.7% 的相對殘差。

最終取得的材料特性與 Lee 等人 [2] 的結果高度一致,僅有些微差異,主要來自建模上的簡化——模擬中未考慮加速度計的質量。

預測的特徵頻率與實測數值相符,最大誤差範圍為 ±16%。


Quanscient Allsolve 所產生的模態形狀與實驗測量結果以及文獻 [2] 中的有限元素分析結果一致。
![圖 6:選定模態之比較,對照實驗模態分析與 Lee 等人 [2] 的有限元素分析結果。模態形狀的偏差主因為模擬中忽略加速度計質量,以及採用簡化的梯度型最佳化方法,導致結果達到的是局部最佳解而非全域最佳解。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e1e99e_ca36bb4a46274c9ea77fe74f790ca3b5~mv2.png/v1/fill/w_668,h_1068,al_c,q_90,enc_avif,quality_auto/e1e99e_ca36bb4a46274c9ea77fe74f790ca3b5~mv2.png)

主要展現的優勢
此案例研究展現了使用 Quanscient Allsolve 進行材料特性最佳化的多項優勢:
透過反問題方法,能可靠地估算材料特性,提升模擬精度。
基於 API 的設定大幅減少人工操作,實現流程自動化與可重複性。
Quanscient Allsolve 在材料特性最佳化以外的其他優勢:
除了直接應用於材料特性估算外,Quanscient Allsolve 亦在其他模擬任務中展現出額外效益:
原生雲端的平行運算架構,可將運算任務分配至多個處理器上,大幅減少模擬時間。
區域分解法(DDM) 可將大規模模擬任務拆解為數個可管理的小區塊,加快整體模擬效率。
多變量參數掃描功能,能更廣泛地探索設計空間,協助工程師高效測試多種組態。
這些功能使 Quanscient Allsolve 不僅是材料特性估算的利器,也適用於各類以模擬為基礎的工程應用。
結論
Quanscient Allsolve 提供了一種高效且精確的材料特性最佳化方法,透過基於 API 的反問題求解,實現有限元素分析自動化的材料特性分析。工程師藉此能達成以下成果:
更高的材料特性定義準確度
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,加快設計迭代速度
藉由雲端平行運算,降低整體運算成本
此方法在估算複合材料系統的材料特性上尤為有價值,尤其在僅依賴實驗量測難以獲得完整資訊時更具優勢。透過將計算方法與實驗驗證整合,工程師得以在更短時間內獲得更優質的結果,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效能與可靠性。
References
[1] Vauhkonen, M., Tarvainen, T., Lähivaara, T., “Inverse Problems,” In: Pohjolainen, S. (eds) Mathematical Modelling. Springer, Cham.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978-3-319-27836-0_12.
[2] Y.-C. Lee, B.-T. Wang, Y.-S. Lai, C.-L. Yeh, R.-S. Chen, “Finite element model verification for packag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by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,” Microelectron. Reliab., 48, 11–12, 2008, pp. 1837-1846.
[3] R. Nagaraja, A. Deshmukh, B. Khouya, J. Lohi, M. Lyly, J. Ruuskanen, A. Halbach, “Accelerate and optimize your packaging using large-scale multiphysics simulations in your browser,” Commercial White Paper - NordPac 2024, 2024.




Comments